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五章:为君分忧 (第2/5页)
这些人甚至早就预判,并且自以为聪明的认为,李隆基必定是天子心目中的那个人选,他们的理由无非有三个,其一,李隆基乃是皇孙,且是嫡长的皇孙。其二,临淄王被武则天养在身边,而其他的皇亲则大多赶出了洛阳,可见武则天对李隆基的宠爱。而最重要的一点也就是第三,第三点就是,李隆基年纪尚幼。 最后一点的逻辑似乎有点说不通,皇孙年幼,和陛下的选择有什么关系?而这些‘有心人’却是深信了这一点,陛下虽然已到了不惑之年,可是并无病痛,至少短期之内,是不可能驾崩的,而武家的人要继承基业,显然不孚人望,阻力太大。至于武则天的两个儿子之中,年纪都已不小,两个年纪不小的皇子,任何一人做了太子,对于现在身体健康的武则天来说都可能心生猜疑。而皇孙李隆基却是没有了这个烦恼,这样的年纪,暂时是不可能对圣人产生威胁的,等到他长大了,圣人那时候怕也已该寿终正寝了。 因此,这些人认定了这个道理,很是自觉地出现在了‘皇储’的周围,为他出谋划策,为他鞍前马后。 只是现在看来,这些人却是……被耍了。 至于所谓清流派,以狄仁杰为首的这些人,想必是武则天早先就已经埋下的伏笔,他借助酷吏先是对他们进行打击,挑选出一批能干且耿直的人,在遭受打击之后,则是贬到各地,让他们积蓄力量,而这些人本就有一定实力,又因为遭受酷吏打击而得到了许多人的同情,积蓄了大量的民望,此时,武则天召他们进京,接下来又搬出了李显,那么一切………大局已定。 首先……这些人有民望,这好不容易得到的名誉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