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官人_第二百零一章:磨刀霍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一章:磨刀霍霍 (第3/5页)

,经过周衙,再经过水陆转运使、户部这些人的层层克扣,可能真正进入国库,只怕三十斤都不到,也就是说,一百斤粮,朝廷真正得到的,可能连三成都没有。

    而秦少游则完全舍弃掉了所谓高门和豪强的损耗,有多少收多少,食户们缴的钱粮少,而秦少游得到的却是更多。

    除此之外,最让秦少游感到意外的就是,靠着自己庄子不远处,他专门设了一个集市,毕竟这里虽是乡间,可是因为大家并非是自给自足,消费能力也高得吓人,柴米油盐酱醋茶都需要在市面上购买,这里聚集的商户已经越来越多,虽然规模并不及孟津县城,可是其繁华却远在那孟津县之上。

    各种货郎,沿街叫卖,生意好得出奇,来逛集市的,不免就要吃饭喝酒,于是许多酒楼和茶肆也都拔地而起,因为大家需要买粮,因而米铺几乎占了半条街,因为大家再不可能在自家里纳鞋、制衣,毕竟许多人都需要做工,哪里有时间缝缝补补,因而成衣与鞋铺也是生意兴隆,又因为这里许多孩子都入学,便有了许多卖扇子、卖笔墨纸砚的,还有卖书的。

    商户越多,所需雇佣的伙计也就越多,这些人绝大多数是洛阳来的,不但有汉人,还有卖骆驼和马的番人,除此之外,一些招摇过市的大食、波斯人也是屡见不鲜。

    这两万的食户虽然不多,比起洛阳城里的人口,差之千里,可是消费能力却是可观,而来的商贾和伙计越多,这些人做买卖的同时也需要花销,于是便产生了良性的循环,人流越来越多,花费的人也就越多,花费的越多,铺子更加林立,铺子越多,商贾和他们的伙计更加多起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