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章 坚守初心可能失败:如何洞察事物的本质? (第5/8页)
做了和没做的原因,以及如果做了,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当你清晰地写下这些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做你想要做的事情,或者进行一次新的尝试,根本没有你想的那么困难,困住你的是你的情绪,是你对思考问题的抗拒,而不是问题本身。 学会连问几个为什么 1 我一般不太愿意回家,因为我妈在家特别喜欢吩咐我做事,只要我在家,她就让我帮她找东西。 有一次,我在家打游戏,正在开团[4],她让我帮她找打蛋器,我只好放下手机去找。我想着快点找到就能回去打游戏,结果找了20多分钟,把厨房和冰箱全都翻了一遍,还是没找到打蛋器。最后实在找不到了,我就问我妈为什么找打蛋器。她说,把生鸡蛋搅匀。我就问她,找不到打蛋器,用筷子是不是也能搅匀?她说,好像是啊。 后来,我又问她为什么要搅鸡蛋。她说,蒸蛋糕。然后我又问她为什么蒸蛋糕。她生气地对我说,当然是吃啊,这是今天的午饭。我说,午饭是不是可以吃点别的? 我妈的表面需求是找打蛋器,问了几次问题后,我发现她真正的需求其实是做一顿饭,是填饱肚子。 其实,我在帮她找打蛋器的时候浪费了很长时间,而且没有找到。从找打蛋器这个问题看,是我输了。但是,本来打蛋器就只有一个解法,我问了第一个问题之后,发现了好几个解法,比如搅鸡蛋可以用筷子,可以用矿泉水瓶。然后我问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甚至第五个问题的时候,我发现解法变得越来越多,思考的空间也变得越来越大。 雕塑《大卫》是米开朗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