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1章 (第2/3页)
甚是优秀,学生也不得不跟着勤勉苦学,后来乡试中了解元后,便带着云胡和满崽搬去了上京,得贵人指点,考得了会元,只在殿试时说错了话,惹来龙颜大怒,本以为科举之路自此要断绝,没成想圣上仁慈,竟被赐了状元之身....”。 “好好好..”,许褚连说了三个“好”字,他静静地听谢见君讲述着求学种种,目光穿透窗棂,回到了那些年他苦读诗书却频频失利的时候。 当年的他承受不了这一次次的打击,最后选择了退缩,而他手把手交出来的学生,却替他走完了余下的路,趟过了那条万千学子趋之若鹜的河,而后告诉他,那条康庄大路很好。如此,许褚自觉,这一生也算是圆满了。 “先生可愿意跟学生回上京养老?”,谢见君试探着问道,他早有此想法,跟云胡也商量过,实在是许褚年纪大了,又无儿无女,身边缺个照顾的人,连衣服破了,都得自己缝补。 许褚听完这话,果断地摇了摇头,“我若走了,这福水村便再没有教书的先生了,这些送来我跟前读书的孩子,多数都是家里贫困,交不起镇子上私塾的束脩,又想要让自己孩子能识字读书的人家,有我在,孩子们就还有能读书的地方。”。 谢见君轻叹一声,许褚所言不假,前些年卖豆腐时,他曾走过不少的村子,多多少少也了解过一些,要么是几个村里由里长出面办学堂,要么就是家底稍稍富裕些的孩子,起早贪黑地两地赶,但更多的是已经过了开蒙年纪,却不识几个大字,每日跟着家里人身后干农活,过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眼就望到头的枯燥日子。 “见君呐,你将来若为一方父母官,别总顾着府城和乡镇,你也得看看这些在村里没有出头之日的孩子,寒门难出贵子,并非是农家学生不够勤勉,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