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8、凤吟 (第3/6页)
这般说,但王政自然清楚袁术在大将方面其实一样乏善可陈,更令其惊讶地是,陆绩如今毕竟是袁公的臣子,这般说话不仅是交浅言深,更有些自曝其短,实在过于突兀了。 说到这里,他不由看了眼王熊,两人面面相窥,心中同时生起一个念头,看来那沈殊所言不虚,这陆绩果然不曾忘记复仇,之前藏的虽深,如今一见王政这位正主,没叙话多久,便将对袁术的怨望露出端倪了。 其实他还是不太了解陆绩。 这个年幼时便以“陆绩怀橘”列入二十四孝的人,在他成年之后,心中最在意的,或者说他所“孝”的对象,已经从父母这等个人升华到了整个家族。 甚至在陆绩的心中,对自家老父亲陆康其实并没有多少的感情,反而有些埋怨的心态。 因为正是陆康这个世家里的难得异类,不思家族,只想对大汉尽忠,与袁术势不两立,最后不仅是赔上了自家的性命,更搭上了大半个吴郡陆氏! 坚守皖城的两年,陆氏宗族百余人接近死了一半,其中有不少更是家族年轻一辈的杰出人才,可谓元气大伤,若非旁系连出陆逊父子两代这般不世出的人物,根本就撑不到后来的两晋。 而陆绩主动要见王政,也不是因为袁术和陆康的恩怨,而是因为孙策这一次的叛乱,让他乃至寿春城内不少人都看到了袁术的虚弱无能,更产生朝不保夕的恐惧。 比起四战之地的徐州,扬州的地理位置要好一些,却也好的有限,好的程度主要便是多了一道长江天险,但相比徐州,扬州却没有类似彭城这样的雄关扼守门户,更同样有着缺乏纵深的一面,一旦江淮天险被人克复,全境即有可能不保。 而且在陆绩看来,史书上的早已写明了,凡战乱之际,江东之地最多成为割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