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砍三国之御寇_85、国士无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85、国士无双 (第6/7页)

有些。」

    「愿闻其详。」

    「招抚山越为军,是为得利一时,必将不利以后,不可取。迁徙豪民,是或为动荡一时,但却必将有利将来,诚为良策,可取。」

    后者与郭嘉所谋相同,但周瑜的赞同却出乎郭嘉的意料,而前者的意见却是全然相反,不由来了兴趣,问道:「招抚山越为何得利一时?迁徙豪民又为何有利将来?」

    「今日听王州牧席上所言,招抚山越一策为长吏刘晔所出?」

    见郭嘉颔首,周瑜续道:「或许刘长吏在之前的庐江会猎中收效甚显,便以为山越堪为一用,提议日后在对其他山越亦当招抚为主,若是能以财帛诱之为我驱策,不仅大增实力,更能将江右四郡兵不血刃克复,此为一时之利。」

    「然而在我看来,同为山越,江左江右大有不同。」

    郭嘉侧目问道:「此话怎讲?」

    周瑜朗声道:「江左如九江郡,境内少山,几无山越之民,而庐江也只有南面有部分山越活动,一直未成气候,多受打压,故而招抚甚易,控制亦不算难。」

    「可江右之地却是不同,如丹阳、会稽,吴郡等境内山越众多,分布极广不说,更与地方豪强联合起来,横行不法,野性难驯,便是一时降服,也未必归心,时日一久,若是当地豪族稍有煽动,会否降而复叛,实难预料。」

    「且之前这些地方的山越虽众,却还是各行其事,若按刘长吏之策,招抚之后,再将山越统合混一,单独成军,彼辈势力愈发见涨,设若来日有异心者登高一呼,兴反作乱,为害不可谓不大!」

    说到这里,周瑜顿了顿,正色说道:「是以在在下看来,招抚山越最多得利一时,若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