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7章独坐钓鱼台的权力 (第2/5页)
刚这个副职来说,那就是莫大的幸事。 “好的,周书记,您放心,我马上就去准备。”邱刚恭声道点点头。 周南嗯了一声,“你去忙吧。” 望着邱刚兴冲冲离去的背影,周南微微笑了。 打击一部分人,同时就要拉拢一部分人,这是权力运作的制衡之术。如果说打压孙文革,是周南在宁山镇和宁山县站稳脚跟树立个人权威的必须,那么,拉拢和使用邱刚这些本土干部,又是周南做实事开展工作的基础。 他能力再强,也只有一个人,没有三头六臂,做事还是需要有人支持的。而且,在宁山镇这种情况比较复杂的乡镇地区干工作,如果离开了邱刚这种熟悉情况的土生土长的干部配合,他根本也难以入手。 在接下来的全体人员大会上,主席台上只坐着周南一人,而其他的党政班子成员全部都没有上台,坐在了台下。这不是周南的有意安排,而是自发形成的状况。 因为今天的会议主题比较特殊,这几个镇领导心里多少有些“羞愧”,所以就都自发地坐在了台下。而这个先例一开,后面就再也改变不了。 在日后周南主政宁山镇的时间里,凡是开大会,周南一人“独坐钓鱼台”的状态,就一直维持着,这代表着周南凛然不可侵犯的权力。 直到这个时候,镇里的普通干部们才意识到,表面上看上去,镇里的领导跟周南是“一个班子的成员”,班长与同学的关系,但其实级别和政治地位天差地远,根本就没有平起平坐的资格。 一个是县委常委,一个是科级或者副科级干部,在宁山县里,常委只有寥寥数人,可科级副科级干部可谓车载斗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