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54章 (第2/3页)
南的御史台出来,往北面而去,恰好撞见了桥边的苏轼。 杨畏上前揖了揖手,道:苏大学士,你这一通雷霆手段,一气得罪文、章二家,杨某真是佩服你的胆色。 苏轼默然不语,以侧面对他,淡淡问道:杨御史这是打算去面圣弹劾我苏某人? 杨某自始至终都是为公,从不夹带私仇,苏大学士莫怪。国朝要变天了,苏大学士还是尽早退了罢,免得大家都闹得难堪。杨畏道。 苏轼不再言语,杨畏也不再自讨没趣,道了一句:保重。便回了自己的轿辇离去。 翌日晨间,上朝前,苏轼在听房等候朝宣。他昨夜一夜未眠,今晨又早起,实在有些困乏,竟靠着公房的圈椅假寐起来。 他恍惚间好似看到了儿时居住的眉州古纱縠行的老宅,看到了家中熟悉的菜圃、南轩,看到了逝去的父亲苏洵、母亲程氏。 他泪眼婆娑地睁开了双眸,唤来了纸笔,泼墨作下一文: 【元祐八年八月十一日将朝尚早,假寐,梦归縠行宅,遍历蔬圃中。已而坐于南轩,见庄客数人方运土塞小池,土中得两芦菔根,客喜食之。予取笔作一篇文,有数句云:坐于南轩,对修竹数百,野鸟数千。既觉,惘然怀思久之。南轩,先君名之曰来风者也。】 随后面圣,苏轼再次请辞,官家不允慰留。 入了八月中旬,太皇太后的病情拖了下来,看不出好转的迹象,也尚未到弥留之际。朝局似乎陷入了一片诡异的静默中。 韩嘉彦骨折的左臂稍好了些,便要去做尚未做完的要事与赵樱泓一道拜访东福田院的那位有孕女子,敲定收养.孩子的事。 赵樱泓起初听闻这件事时,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