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2章 (第2/3页)
好应对的策略,这两日也颇有些苦恼。 从他此前与文煌真的交谈之中,他发现此子确实心虚,看来空xue来风,并非不实诬陷。 至于举报之人,他也打听了一番,有了眉目,或许当是与文煌真一直关系不错的好友杜珩。此人当年是与文煌真一起应举的,且其父是当时的婺州知府,他多半知晓内幕,甚至他就是协助文煌真舞弊的人。 至于文煌真提到的那个邱道几邱先生,苏轼可真是毫无头绪。他已书信一封到婺州去打听了,要得到结果还需要些时日。 事到如今,见文煌真要通过子由考取进士,此人多半是嫉妒心勃发,因而匿名举报,想要将文煌真拉下马来。 苏轼很头疼这些蝇营狗苟,但身在官场中央,他也不得不去面对。 他看向坐在他眼前的章择,听闻文、章二家今年刚刚结为亲家,章择眼下是文煌真的妻兄,关系如此亲近,也不知章择是否知晓一些内幕。 可该如何与他开口说此事呢?苏轼内心也有些踌躇。 章择看完了苏轼写的改革简案,面露难色地抬起头来。 从廉觉得如何?苏轼笑问。 尚书您要做的改革,确实十分必要。只是真要推进,恐非易事。 我知道你的意思,你是怕我被冠以新党之名,遭群起而攻?苏轼淡笑道。 章择只能尴尬地点了点头。 这么说,从廉也并不赞同眼下对郊祀展开革新? 章择想了想,揖手道:尚书,当下是七月,您不若等到今年冬至的南郊大礼之前,与官家私下觐见,由官家定夺推行如何?便也不需非要拿到台面上,与众卿讨论,引发物议攻讦。 你详细说说。 于孟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