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37章 (第2/3页)
末位,堪堪上榜。宗泽摇头自谦。 宗兄这话说的,在下至今还未考取进士功名呢,在宗兄面前,是在下自惭形秽才是。杜珩心里开始不舒服起来。 @无限好文,尽在海棠书屋 既然遇见,二人便一起往閤子里饮酒。此时的杜珩已然没了吃花酒的心情,他只是一门心思想从宗泽身上得到一些科考的经验。 宗泽眼下是在京中等待吏部派官,整整两年了,吏部至今还未能给他派官。 他倒是事无巨细将进士考试的经验全部分享给了杜珩,末了道:令尊可还在婺州公干,在下记得当年乡试时,令尊正是婺州的知州。 杜珩面色一僵,笑了笑道:家父已然调任别地了。 宗泽是婺州乌伤人,他正是在家乡婺州府参加的乡试。而巧的是,彼时文煌真、杜珩都是在婺州参加的乡试,并获得了举人功名。 杜珩倒还正常,因为彼时其父正在婺州担任知州。但文煌真本身不是婺州人,其父文及甫一直以来都是京官,也只在陕州担任过地方官,从不曾在婺州任官,其子文煌真却是在婺州中举。 当然身为文相之孙,各地州府匀出一个乡试名额给他也是实属正常,只不过这就上不得台面了。比如韩嘉彦就是在大名府中举,她本身并不是大名府人,只不过游历至大名府时恰好遇上秋闱,便就地参加了考试。她身为韩公第六子,大名府给她行了方便。 据说当时是因为文煌真在婺州求学,老师在婺州,他就干脆在婺州应举了。 宗泽点了点头,又问:不知赫实兄近来如何? 杜珩神色不虞,但还是将文煌真的近况简单与宗泽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