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94章 认知割裂,高容忍度 (第1/4页)
“我第一次察觉到曾思莹不对劲,是在对她进行审讯的时候。” 沐阳说着,把曾思莹在招待所做噩梦惊醒吓哭,情绪崩溃的状态简要又精准地形容了一下,“……在说高柔遇害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曾思莹的情绪也是一致的,都充满歉意,很内疚。但是在说到张钦德处理尸体,也就是她也知情的这部分内容时,她的感情状态出现了明显的割裂。” 沐阳一边说,一边把整理出来的曾思莹原话,和审讯视频放出来。 “我们对一件事情的认知,在一段时间内,是会保持相对稳定的。” “思想水平的改变,会改变我们的认知,比如小时候被父母逼着写作业,不能和其他小朋友玩,当下我们对这件事的认知是觉得自己父母太严厉,羡慕其他小朋友的父母不管他们,可当我们渐渐长大,对这件事的认知就会更新,就会知道父母的严厉是在为自己好。” “新要素的加入,会更新我们的认知。再举个例子,小区一楼有个老头,每天在小区晃悠着捡垃圾,身上脏兮兮的,大部分人的对他的认知,就是个不讲卫生的穷老头。可当有一天,大家知道,老头捡垃圾挣来的钱和自己的大部分退休金,都捐给了偏远山区,大家对他的认知就从邋遢老头变成了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榜样。” “处境和心境的改变,也会改变我们对事物的认知。就像人年轻的时候,很容易叛逆,愤世嫉俗,等心境和思想更成熟后,人也会变得相对平和,曾经看不顺眼的东西,也能接受了。说出‘何不食rou糜’的晋惠帝,如果处境改变,从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