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八章 高芬芬  (第2/4页)
    人家高芬芬是事业编制,旱涝保收,让人家跳槽过来帮自己,然后…公司连个办公场地都没有?    凭什么答应你?    沈旭东有点纠结,然后道:“明天再说…”    ……    经过《放映室》还有《深度解析》后,沈旭东觉得电影类评论、解析还是有搞头的…    那…是不是可以继续延伸一下,做做其他的东西呢?    小说、音乐,都可以解析、评论!    只要有观众感兴趣,有市场在,就可以做!    央视有《百家讲坛》,沈旭东凭什么不可以做呢?    当然,这些东西,他一个人做不来。    缺人、缺平台…    所以,一想到这些,他就打了退堂鼓——太麻烦!    而且,万一不成功怎么办?    ……    高芬芬其实早就在报社待的不耐烦了…    报社对新人而言是一个很好的开阔眼界和锻炼的平台,大部分报社的分工协作和人际相处都远超外面的私企。    当然啦,除此之外,对于职业生涯来说,基本是一个完全没有发展潜力的平台,起码在短期内是看不到出路。    所以,很多觉得能力差不多了趁早高飞跑路。    个人?    不存在的,个人连出版号都拿不下来。    我国所有的报社都是官办或者主管部门指导办理。    无论党报还是市场媒体都是。    她是做财务的…    其实就是会计…    从公司和职能层面来说,财务平时工作量大,而且是那种大量且单一的工作,很烦躁,但你又不能不做;    其次,很多人做财务工作,就是冲着求稳去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