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48【白莲教匪】 (第1/7页)
灶户,也是要种地的! 只不过盐场附近的土地,多少都会带有盐碱化问题。 他们种地收成不高,这是一件坏事,同时又是件好事。大地主看不上这里,土地兼并不严重,因此灶户当中又存在许多自耕农。 当盐军投降之后,大同官吏就蜂拥而去,按就近原则给他们分田。 盐碱地全部属于下下田,一个人就能分二十亩,耕种时纯粹靠广种薄收。 此处长达一年的战乱,让各县人口减少,土地倒不是非常紧张。 实在是分不到土地,就往更北方迁徙。 越往北边,人烟越稀少! 那些灶户今后半耕半工,在盐厂打工属于补贴家用。实在不想煮盐,种地又不够吃,那就去县城闯荡呗,或者干脆随船出海。 上海已经开埠,由于南方普遍分田,海商招募水手的工资很高。 特别长江三角洲的沙民,即便家里分到田产,也愿意应征做海军,或者是应聘做水手。 那些沙民,一个比一个不怕死,比广州的渔民还凶悍。 长江入海口,江水冲出大大小小的沙洲。比如崇明岛,现在就是三片沙洲,部分地区已经被开垦为农田。 一些百姓前往沙洲开垦种地,盐碱化非常严重,他们种地的收成不高,而且还要冒着巨大风险。他们抱团抗击官府,抱团阻止大户抢夺熟地,而且随时可以转职为水匪。 这些人,便是沙民! 赵瀚新建的上海海军部队,便以长江沙民为主,超过八成都有水匪前科。 反正灶户分田,又编为民籍,获得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