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_431【扬州瘦马从此消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31【扬州瘦马从此消失】 (第5/6页)

营执照!

    扬州瘦马的主要客户便是盐商,专营执照是他们的命根子,这么一搞今后谁还敢买瘦马?

    只不过很难界定行为,因为购买扬州瘦马,一直打着“收义女”的招牌。

    既然提到盐商,赵瀚问道:“江苏盐业如何?”

    江苏工商厅掌厅喻士钦说:“制盐工厂越来越多,煎晒两法并用。晴天晒盐,雨天煮盐,离海较远的也是煮盐。煮盐也全部换用新法,以盐锅取代盐盘。盐锅不易烧坏,且可日夜轮烧,产量更大,一锅能出盐六百斤!”

    这是技术上的改进。

    盐锅法是万历末年,在山东兴起的煮盐工艺。不但煮盐器具变了,煮盐流程也略有改动。

    盐场私有化带来的好处,便是商贾自发采用新技术。

    至于坏处嘛,行业垄断、官商勾结、压榨工人……嗯,这些坏处,不私有化时也存在。

    两淮盐场的技术革新,产盐成本迅速下降。官府又颁发许多贩盐执照,不再用盐引卡死出货量。双管齐下,盐价迅速降低,甚至搞得私盐都没市场了。

    私盐也是有得赚的,但犯罪成本太高,举报的人也多(基层官吏喜欢举报立功),很少有人再铤而走险。

    如今两淮所产食盐,运到江西的零售价是仅4文钱一斤,已经接近明代盐价的最低点——嘉靖中后期为7—14文,嘉靖末年为3—9文,万历中期为4—6文。至于历史上的崇祯年间,初期10文左右,末年涨到50多文。

    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