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_395【各自备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95【各自备战】 (第3/6页)

:“左良玉迟迟不肯投降赵瀚,是舍不得手里的兵权。如今山东大疫,其兵孱弱,我军大兵压境,左良玉必然向南京求援。在此之前,可封其为定南王,令其总兵山东,并将此消息传播天下。”

    “这样就可让左良玉降清?”多尔衮问道。

    洪承畴笑着说:“左良玉向来首鼠两端,不值得信任。大清封其为王的消息传出,南京怎敢出兵救他?不打他就不错了!此人一直不表态度,无非想左右逢源捞更多好处。大清一边出兵打他,一边给足他好处,他只能投降我大清。”

    多尔衮点头道:“如此便好。”

    洪承畴又说:“但是,谨防此人倒戈。即便他做了大清的王爷,他也随时可能背叛大清。要寻一个机会,将其押送到北京软禁,保留其王爵。再册封他的长子为世子,给他的部将封官许愿,如此才能真正掌控山东。”

    多尔衮赞道:“先生真是对大明旧官了若指掌。”

    洪承畴收起笑容,面色严肃道:“明年夏收之前,就一定要迅速出兵,不可能等到夏收。若我军粮食不足,趁着敌军小麦收获时去抢!”

    夏收,主要收麦子。

    但在明末小冰河时期,河北无法种植冬小麦,只能种植春小麦。

    就连河南许多地方,都没法种植冬小麦。

    因此,赵瀚的夏收时节,要比满清更早一个多月。赵瀚极有可能在收麦子之后,打时间差迅速出兵,不但自己有粮,还能去满清的地盘收粮。

    洪承畴的意思很明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