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28【只待新雷第一声】 (第2/6页)
人情感,更要起到反映社会和时代的作用。在后世,他被誉为“明诗殿军”。 柳如是吟出赵瀚这首诗,陈子龙又阐述两句,立即定下新朝诗歌创作的基调:关怀民间疾苦! 或者说,不要整天伤春悲秋。 赵瀚微笑道:“诸君切莫多想,诗词文章,寄托情思也是极好的。宗子的,我便格外喜欢。” 众士子之前羡慕陈子龙,此刻又羡慕张岱,又是简在君心之人啊。 张岱拱手说:“幽趣散文,贻笑大方。” 赵瀚颇为感慨,对张岱说:“崇祯五年十二月,君往西湖赏雪……那一年,我先是提出,得罪许多道学先生。又被小人暗算,铅山县的师爷,诱我去县衙逮捕下狱。” 关于赵瀚的身世遭遇,早就传得五花八门,谁都搞不懂哪件事是真。 卢象观忍不住问:“总镇真的火烧县衙?” 赵瀚笑着说:“当时年少轻狂,受不得鸟气。便宰了师爷和典史,一把火烧掉县衙,跟老师一起浪荡江湖。” “可是总兵府的庞先生?”陈谦吉忍不住问。 赵瀚点头说:“便是庞先生。庞公乃辽东将门士子,全家皆为鞑奴所害,又遭大明官员排挤。他说他想造反,我说我也想造反,一拍即合,便造反了。哈哈,此因缘际会也。” 众人叹息之余,又有些心驰神往,能够想象那副画面。 一个即将被陷害下狱的少年,单枪匹马杀官烧衙,带着眼睛半瞎的老师,浪迹江湖走上造反之路,几年时间就闯出偌大的事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