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_359【春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59【春联】 (第3/6页)

  古代没有电脑,官府效率很低,这种事情多起来就无法禁绝。

    还是那句话,给出去的东西,你没法再收回来。

    想要收回来,就得扩充官吏数量,行政成本直线上升。

    各城市的官员住房,赵瀚都不敢建得太好,只比廉租房稍微阔气一些。

    这是在吸取大明的经验教训!

    朱棣迁都北京之后,就建了许多官员住宅,也是分给官员居住,等官员退休之后再收回。

    结果呢,只几十年时间,京官都没地方住了。

    因为越来越多的官员,在分到房子之后,别说退休,就连死了都不把房子交出。

    于是从明代中期,京官住的房子,要么皇帝赏赐,要么自己购买,要么出钱租赁。

    以北京高昂的房价,京官若是不贪污,每月交完房租之后,工资只能勉强过日子,请丫鬟仆人根本别妄想。

    赵瀚要在每座城市,都建一些楼房,让官员免费居住——注意,免费居住,不交房租的!

    异地调任,房屋退回,不退就撤职。

    致仕退休,房屋退回,不退就取消儿孙三代的做官资格,因为官员在老家是有户籍和房子的。

    这种政策看似严厉,估计持续时间也有限。等赵瀚死后几十年,或许就会出现官员霸占房屋的现象。

    所以,官员的楼房不能修太好。

    但又必须比廉租房好得多,否则会打击官员的积极性。

    官员住房,规格是两室一厅。

    而廉租房只有一室,穷人全家挤在一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