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境之笼(禁脔文学)_棋盘上的棋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棋盘上的棋手 (第3/4页)

向以“融合”、“无害化”(博物馆化、民俗化)等更温和、渐进的方式,在维持表面秩序下缓慢消解差异,最终达到控制目的,过程更平稳,成本更低。

    地方实力派(如北海道拓殖会社社长、某些道厅实权官僚):  利益深度绑定于地方经济与资源开发。激进同化引发的动荡会直接冲击其商业利益(如劳工不稳、土地强征引发反抗、生产中断)。他们需要表面的稳定以持续获利。对乌鲁克这类能有效维持地方秩序、减少管理成本的“合作型”传统领袖,有容忍甚至利用需求。

    部分文部省官员(如文化事务局长山口修平):  关注点在于“文化事业”的“成就”与可能的“国际观瞻”(若存在)。赤裸裸的文化灭绝显得野蛮落后,而将“融合共生”试点包装成“帝国包容开明”的样板工程,则是更体面、更能拿上台面的政绩。

    稳健派则认同以下三点:

    其一、保持地方稳定与可控治理:  避免高压政策带来的反弹和治理危机,以最小成本维持有效统治。

    其二、确保地方资源开发和经济活动不受剧烈动荡影响,保障税收和物资供应渠道畅通。

    其三、制衡激进派势力,保护自身权力范围和地方利益网络不被激进政策冲垮。

    那么同一派系内是否拥有一致声浪?答案也是否定的。

    比如游走在阵营边缘的山猫,尾形百之助。尾形与稳健派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