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最强大少爷_第639章 工业的王座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39章 工业的王座 (第2/5页)

控的,但却是宋人智慧的结晶,他们用“机械式的手动供油调节器”,一些颇具匠心的扰流板小设计,配合八组发动机的推力调节,一定程度上就是类似推力矢量的技术,勉强解决了飞控问题。

    这不是战斗机,在空中没有很大的飞控要求。

    方案仍旧不完美,这样的设计对起飞和降落有较大的技术要求,也有一定风险性。但基本没有突防和航速要求的情况下,这已经成为了现有发动机推力下的解决方案。

    对战略轰炸机首飞的飞行员,是六个皇家空军精英。是的,必须配备每机三个成员,否则没有数控的情况下根本cao作不过来。

    幕布揭开后,这是汴京有史以来最大的盛况,无数工业党人和愤青群体的吆喝声犹如波浪。

    那蝙蝠一样的两架大飞机,采用后置螺旋桨布局,一个两个……四个五个,七个八个。代号“魔王”的第一代战略轰炸机限于发动机推力,装配了八台发动机。

    “妈的太土了有没有!”

    限于时代,限于大家的审美观,军事宅男们觉得这样的设计简直土到掉渣,难看狠了。

    只有大魔王觉得他们弱爆了,这妥妥的后世贼鹰的b2布局,它怎么难看了?分明很邪恶有没有。

    “有没人知道这鬼东西的参数?”

    “怎么可能知道,洗洗睡吧。”

    “话说我爹爹参与制造了,这也不是机密,我还真的知道。航速175节,整机推重比0.7,最大总质量20吨。这样的布局,听他们工程院说难点在于飞控和起降,之所以采用这个布局,是无垂危之后可以最大程度压缩全金属主梁长度,大幅减轻自重。我就说我大东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