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奋斗日常_分卷阅读22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21 (第3/4页)

 要让他们为了此事而造反吗?都是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臣,让他们拿什么来造反?

    当今皇帝登基十余年,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大齐的所有精兵,早已掌握在他的手里了。

    所以这些人就算心怀怨气,但也只敢嘴上说说,连写都不敢写。

    毕竟有“天道会”的前车之鉴在,一旦写了什么对皇帝不敬的文章,就有可能掉脑袋,甚至连累全家,傻子才会这样做。

    与此相反的是,在裴清殊的老师卢维的影响下,数百名江南学子纷纷提笔,盛赞当今圣上的这一“德政”。

    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那些对新政表示不满的官员,便更加不敢在公开场合发声了。不然的话,他们很容易就会被扣上一顶“假公济私”、甚至“心怀不轨”的帽子。

    和这些人比起来,有些人倒是想的比较开。

    比如娴贵妃的父亲钟太医,因为有女儿的提醒,他早就预感到了会有这种事情的发生。

    所以新政颁行之后,他倒是很快就接受了,并且还向娴贵妃提出自己半年后便会告老。至于他的儿子小钟太医能走到哪一步,他也完全不会强求。

    其实做了这么多年的太医,钟太医早就觉得累了。比起在宫里们给贵人们开一些不温不火的太平方,还不如在京城里开一家医馆,那样能够帮助的病人更多。

    或者,就沾儿女的光,在家里享享清福也没什么不好的。

    娴贵妃见父亲想得开,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是落了地。

    裴清殊不想让这件事情在朝中发酵太久,眼看着这项政策基本落实下去之后,裴清殊便又以一道新的旨意,吸引了众人的眼球——他打算重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