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玉录_106择天府暗藏牵制意许来春难掩离别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06择天府暗藏牵制意许来春难掩离别情 (第2/6页)

条无形的线,仿佛勾勒出那条屈辱的停战线:“日军陈兵华北,虎视眈眈。南京虽为首都,地处长江下游,无险可守。一旦战端重启,日军极有可能沿津浦路南下,或溯长江而上,直逼京畿。??南京,已非安全久居之地。??  政府内部,迁都之议早已暗流涌动,未雨绸缪,势在必行。此乃研判一切后方选址的根本前提。”

    吴灼屏息听着,兄长冷静的叙述让她真切感受到国势的危殆与那份“天子守国门”的压力已逼近极限。

    随即,吴道时才开始逐一分析备选城市,言辞间尽显军统站长对战略态势的犀利洞察与对党国利益的深层考量:

    “??上海。??”他首先吐出这两个字,语气冷峻,“孤岛繁华,却是危城。租界虽可暂避日军兵锋,然龙蛇混杂,乃日谍、共党、各方势力渗透角逐之核心漩涡,变数极大。我党国力量在此虽亦有布局,但过于显眼,母亲若居于此,安全受制于外人,绝非长久之计。且一旦国际形势有变,租界地位动摇,则首当其冲。从党国战略而言,上海并非理想的战略后方依托。”

    吴灼认真听着,脑海中浮现出林婉清曾向她描述过的上海喧嚣。她迟疑道:“上海西医先进,但母亲素喜清静,恐难适应。且哥哥既言局势复杂,安全确是首要顾虑。”

    “??香港。??”吴道时指尖轻敲扶手,“英国殖民地,暂享和平,气候宜人。优点明显:安全,宜居。但正因其为英国属地,我政府力量难以直接、充分施展。母亲与小树寄居外人篱下,终非上策。且香港偏安一隅,与内地抗战主体隔绝,若战事绵长,于小树感受国难、砥砺心志并非益事。从培养党国未来力量的角度看,此非最佳环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