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27.第327章 海盐 (第3/5页)
恼。这次出来,前后浪费了好几天时间。就算上面还有袁兴韦这个内政署署长帮忙分担,泉州那边的公文只怕仍旧要堆积如山了吧? 听了手下得力大臣的抱怨,陈武笑了笑,道:“到了这里,你们还没想到什么吗?” 看到两位心腹面面相觑,陈武耸了耸肩,问了一个问题:“两位,你们可曾知道,松江郡、天南郡用的盐,是从何而来啊?” “这个臣自然知晓!” 季英瑞想也不想,张口就道:“松江郡本身没有盐场,主要流通的盐有两种。一种是来自东海郡的登莱海盐,因为产量大、口感较差、价格也更低,通行下层百姓。另外一种是丹阳郡自来井的青盐,几乎没有杂质和苦涩的卤味,再加上远道运输而来,价格数倍于登莱海盐。以往的年份中,最稀缺的时候甚至有按两来贩卖的,基本上只有贵族和有钱的富商才吃的起。” “说的好!” 陈武点了点头,故意做出一副不解神色,道:“自古以来,历朝历代,盐铁一项都是国家财政大头。咱们松江军夺取了宁海之后,三郡之地的总人口怕是至少也有一千三百万了吧?这么多人的市场,在海盐一项上该是多大的收入啊?” 身为财政署的副署长,石贤谦对此自然知晓,略一思索,回答道:“青盐虽然昂贵,但用量却远不如登莱的海盐。假设全以海盐计算,一人一年的用盐也不过数枚银币。但乘以一千三百万之数,就非常可怕了,至少是每年几百万金的收入!” 的确是非常惊人! 这还都是以廉价的海盐计算,若是算上青盐的价格,再加上宁海郡很多地方有腌制鱼干的习惯,用盐量更大,这个市场只怕比想象的还大。 同样是一个非常巨大的产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