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6章 (第1/2页)
“但凡宦官集体蠢一些,皇帝就是再怎么为了平衡朝堂偏心宦官,也没办法把宦官扶持起来和文官抗衡,毕竟烂泥是真的扶不上墙。” 伍爱华这话说完,弹幕的感慨变得非常多。 【这些能够进入司礼监的太监,如果不入宫,应该也能考取功名吧?】 【前面的你简直想太多,不入宫他们能读得起书?】 【古代有多重男轻女多重视男丁你们不知道?能把儿子卖给宫里的,不进宫这些小男孩可能都要饿死!】 看到这些弹幕,伍爱华笑了。 “其实也不一定入宫的小宦官家里穷到要饿死人。”伍爱华说道:“一来很多古人,特别是部分古代男性,虽然重视后代传承,但是在有传承的基础上,荣华富贵显然比儿子要重要多了。” “我们现代营销号都在说弃婴塔里无男丁,其实也是偏颇的。”伍爱华叹气道:“虽然可能九成九都是女婴,但是也有男婴被放入弃婴塔中。” 【那些男婴是不是生来就是残疾的?】 【古人好像确实会直接抛弃残疾的孩子】 【没办法,人家也要生存,除了富贵人家,谁能养得起残疾儿?】 伍爱华看着弹幕,点头回答道:“确实,很多男婴都会因为身体健康原因被抛弃,但是完好健壮的男婴也有不少被抛弃的。” 伍爱华这话一说,很多现代人就不解了:【为什么啊?】 古人倒是知道为什么,闻言在弹幕中嘲笑道:【还能为什么?因为养不起啊!】 伍爱华看着弹幕,说道:“被抛弃的原因,基本就是因为养不起,或者说能够养活但是危害到整个家庭的财务健康。” “我们现代有句话,叫做小儿子大孙子,老两口的命根子。”伍爱华说着:“也有人说皇帝爱长子,百姓疼幺儿。” “因为这句话的存在,很多人都以为古代百姓对老来得子欢欣鼓舞,”伍爱华微微冷笑:“其实并不是这样。” “当然,如果这里的百姓不是我们通俗意义上的百姓,而是秦汉时期的百姓,那倒也不是不可能。”伍爱华补充了一句:“《中国通史》中有说明,古代所谓的百姓其实是百官百工之人,黎民才是真正指平民。” “古代,因为没有避孕手段,妇女生育的概率是很高的,但是营养不足等问题导致孩子存活率不够高,如果是没有儿子的情况下老来得子,那确实是疼爱不已,但如果家里财政大权已经是成年儿子掌管,普通平民可能并不会养大新生的小儿子。” “一来,父母二人都要依靠成年的儿子们供养,但是儿子们愿意供养父母,愿意供养这个比自己孩子都要小的弟弟吗?孩子心存不满,岂不是影响了自己的养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