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三节 南门关厢 (第4/5页)
经历了。大伙都是一条线上的了,只要统一口径,自然不必再担心被俘的事情。 当下孙元化又嘱咐了他几句,这才叫了一个幕僚带着他的手谕领他去见朱万年:凡是乡勇入城协守的,都要到他那里挂号,上报人数和兵器,以便府衙发给粮食军饷。同时视情况补充若干兵器。 走在掖县县城城鼓楼街那正南正北的大道上,望着不远处那破败的莱州府衙,吕泽扬吕元老还是忍不住生出了一种荒诞的违和感。 吕泽扬和吕洋,虽然名字只差了一个字,两人却是半点亲戚关系也拉不上:吕洋是宁夏人,吕泽扬家则是山东的,更确切一点,山东烟台莱州市,也就是如今孙元化所在的莱州府首县掖县。这也是元老院在发动机行动进行到关键时刻,终于把他从契卡繁重的审计工作中解放出来,派到了莱州前线。论起对莱州风物的熟悉,整个元老院无人能出其右,别的且不说,单是特侦队战士和潜伏的情报员中那口莱州话,都是吕泽扬元老亲自教的。 归化民中虽然也有黄安德等来自东三府的逃兵或者流民,但多数都是更往东的登州府人,也就是后来的威海烟台一带。那里的方言跟莱州方言的差距甚至达到了用耳朵一听就能分辨出来的地步,这也是让发动机行动筹划阶段的执委会极为头疼的地方,在实在找不到莱州籍归化民的情况下,只好把吕元老拉来死马当活马医给人做培训。也幸好莱州在明末到整个清朝人口成分变动并不大,方言得到了较好的保存,所以吕元老的莱州话教学,据发动机前指的反馈是“效果不错”。 其实在发动机行动的筹备阶段,吕元老就想回自己这个地理意义上的“老家”来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