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节 造船 (第6/8页)
量锡。 黄铜本身是铜锌合金。而锌在古代中国有大量的使用,特别是在铸钱中,锌常常被作为一种填充料。所以在企划院的有色金属库存中,锌的存量十分可观。许多甚至不是特意购买来得,而是在回收铜钱和各种家用金属物件中提炼出来的副产品。 根据季无声的建议,为包船底专门制造一种黄铜,比例大致为铜65%,锌35%。即所谓的α黄铜。这样能在保持基本性能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减少紫铜的消耗量。 “黄铜中含锌量太高的话脆性会变高,变得难以用压力加工。所以35%的锌就差不多了。” 黄铜本身的延展性也相当的好,现代工业轧制得黄铜带,厚度可以达到0.02mm。临高的工业系统没有这么强大的设备,但是机械部门的人估计,以现有的加工能力,轧到0.5mm左右不成问题。这就比英国人当年包船底的铜皮薄得多了,英国人所使用的基本上是薄铜板。 “α黄铜里再加入0.5%的锡,就是锡黄铜了。这种合金有很好的耐热性,还有抗海水腐蚀的能力,所谓的海军黄铜。” 锡在古代中国也是最普遍使用的贱金属,企划院里的库存比锌更多。何况用量微不足道。 企划院批准了生产锡黄铜带的生产计划。临高的钢铁联合体内有一座规模很小的轧钢厂,其中就有2座热轧机,可以很方便的冷热轧制各种钢板和带钢。不过展无涯决定还是专门仿制一台专用的轧机来生产――毕竟将来钢铁制造业的连续生产是一个趋势,不可能今天因为要轧制铜带就临时停机转产。 轧机简单的说来就是一连串的轧辊,压力由小到大。这其中最关键的是轧辊的自身强度和动力水平。这两者对已经能够量产大功率蒸汽机和各种牌号的高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