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六节 预备队 (第3/5页)
议上已经许诺,发动机计划一旦完成,就给陆军扩编一个步兵营,同时增加若干支援部队。 “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有一个新得营。”朱鸣夏叹了口气。作为全军唯一的预备队第4营的指挥官,他对眼下军队的人力的窘迫状态体会甚深。 作为陆军的全军预备队,第4营在去年下半年几乎是疲于奔命。在其他各营散布到整个海南之行治安战的时候,他的营除了担任临高本身的卫戍任务之外,还不断的被抽调去执行各种任务:从抢收农作物、当装卸工人、筑路工人……几乎没有一天有过空闲。 直到琼北治安战结束,一部分营开始归建,第4营才算是稍微喘息过来。总参又颁布了“正规化建设纲要”,要求全军开展正规化建设。在经过几个月的征求意见之后,新版的《步兵cao典》、《训练大纲》这些指导性文件已经颁发下来,要求按照这一新标准进行训练。 朱鸣夏对新得训练大纲比较满意。起码,现在的军事训练算是有了谱。 这让他想起新军刚组建的时候,也是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这个争论点当然不是在是否组建方面,而是在如何训练上。 当时在训练上,有所谓的新体派和旧体派的争论。新体派要求按照美军或者PLA的训练大纲来进行训练,旧体派要求按照19世纪军队的训练体制进行训练。前者以过去的军人为主,后者以军事爱好者为主。 朱鸣夏原本当过武警,照出身是新体派的人马,但是他反对全盘照抄现代军队的训练体制和大纲。道理很简单,部队编制、训练体制、指挥方式乃至军衔制度,说到底都是根据当时军事装备的水平来决定的。在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