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_四十九节 城铁上化工谈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四十九节 城铁上化工谈话 (第3/5页)

不够的问题。

    这一方面首先是受到材料的限制,化工生产设备需要许多耐腐蚀材料和特殊钢,目前他们的冶金工业基本不能满足,不得不广泛使用陶瓷和玻璃作为许多化工设备的制造材料。这两种材料的耐腐蚀性虽然不错,来源也很广泛,但是材料的机械性能和加工性有限。只能用来制造一些小型的设备和部件作为代用品。这也使得临高的新建的化工企业大多数近乎于扩大若干倍的的试验室生产。

    而且化工部的人手也不够:化工厂污染大,工伤多,每年都会因为各种事故死伤上百人。而且不用说死伤者的模样都十分恐怖――在临高目前的医疗水平之下,大多数化工事故的伤者活不下来,勉强救治回来的也是中度以上的伤残。

    尽管采取了严格封锁事故消息的措施和提供优厚的待遇,很多稍知内情的归化民还是不大愿意到化工厂工作,只能分配没有人身自由的契约奴到化工企业工作。要不是发动机行动运来了大量的契约奴,他的扩大用工规模的计划还真难立刻实现。

    季思退受困于巨大的需求、低劣的设备,毫无训练的工人,频繁的事故,外加时断时续的原料供应,折腾的他都有了白头发。

    参观完生产线,让天地会的客户们各自离去,吴南海和季退思一起坐“城铁”回百仞城去

    吴南海看季思退的表情比较放松,拿出一支“初晴限定版”递了过去,乘机说道:“老季,听说碳酸氢铵的生产比较简单,只要有无烟煤就好搞了,而且比硫酸铵更适合这里的酸性土壤。你看下一步能不能专门上个线?我们现在氮肥的缺口也很大啊……”

    “老吴啊,你以为这事我们没想过?当年TG搞小化肥很多都是搞碳酸氢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