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_第四百三十一节 财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一节 财路 (第3/5页)

着说,“若是这事情能办下来,不知道弟打算今后怎么做?”

    赵引弓想着就是摸合作的盘口了。各方面如何参股,如何分红的方案就在这里要亮一亮相了。

    他早就考虑过多次,也请大图书馆方面帮助做了参考。大致来说张溥那里无需利益分配,因为张溥的出发点主要是为了为家乡太仓的粮户“解厄”,只要能办到就可以得分;徐光启家只是他拉来的虎皮,以教徒的身份给上海的教会捐些银子就足够了。其实就是元老院和沈廷杨之间的利益分配。

    但是明面上他还得拉着徐光启家的大旗。所以他提出一个方案:双方成立一个合营字号船行,字号由沈家和赵引弓共同出资――沈家可以使用船只抵充银子入股。

    股本总额设为三万两。沈家出一万两,赵引弓出一万两,余下一万两向外招商股。每股一百两。沈廷杨心想他那所谓的一万两和招股的一万两里不用说有徐阁老或者复社大佬的股份在内。只不过这些人不便出面,才弄出个“招股”的花样。

    实则招股并不是虚构的。赵引弓的确准备在江南招股――这里是大明的财富集中之地,不把老财们囤积着的银子挖出来用用太对不起他们了。

    “股本好说,只是不知道这字号设在哪里合适?”沈廷杨问道,“兄在崇明这里字号房屋很多,拨出几间房屋就是。船只上下码头也容易……”

    赵引弓摇头,“江南是水乡泽国,粮户运粮都用小船。若是运到崇明,小船不耐大江风浪,又多一层转运的手续消耗。不如直接在上海县城设仓收粮。”

    沈廷杨一想也是,再者徐阁老家就在上海,他是上海的头号缙绅,不管官私各方都不敢招惹,的确是个很好的保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