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五 拉澳片 (第4/5页)
穿着一身明装的司凯德坐在一辆马车上目睹着这一幕,嘴角露出一丝笑容。 “拉澳片”类似于上一个时空清末民初的“拉洋片”。在一个木盒子里用一个发条带动棘轮机构驱动一个胶片盘,连续播放胶片上的画面,观看者要自己拉绳子给发条上劲,人人都知道这是澳洲货,所以就叫拉澳片。光线则来自于用透镜收集的日光,到了夜间则通过油灯提供光亮,不过效果会差很多。 这东西是殖民贸易部和文宣部提出要求,由机械厂设计。结构较之于传统的“洋片盒子”有所改进,重量体积减轻,效果增强。 这一娱乐极大的加重了林汉隆的光学厂的负担――“澳洲景”的主要部件是透镜,尽管性能要求很低,但是好歹也得一个个的磨出来。林汉隆为此不得不和机械厂的元老们一起开发了一台可以批量磨制简单光学镜头的设备。 殖民和贸易部开发这套东西当然不是为了娱乐大明百姓,也不是为了增收――尽管从紫诚记获得“特许经营”的小贩们都说这行当收益不坏,但是每年几百两的“加盟费”和租用“澳片”的收入在整个临高经济体系里只能算是九牛一毛。 重要的一点是为了宣传,特别是传播“澳洲式生活方式”。为即将开张的商业中心造势。同时,吸引大明的百姓移民到海南岛去。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广州是整个广东的财富人口的汇聚地,只要在这里树立起了临高是“一盏明灯”、“一方乐土”的观念,不仅能够吸引到那些挣扎着谋生,希望追求求新生活的穷人,还能吸引一部分有钱人。 第二次反围剿之前,企划院在执委会的一次国民经济工作扩大会议上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