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_第二百六十七节 风暴前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七节 风暴前夕 (第2/5页)

小不论,至于运来的货物,除了每船必有一半舱位是食盐之外,其他不限。郑鸿逵表示他们对粮食也有很大的需求,如果元老院愿意运来销售,给价可以从优――福建在当时也是缺粮大省。林佰光当即表示“可以考虑考虑”。

    进入围头湾的元老院船只必须照规矩堵塞大炮火门,并且将火药库、武器集中收起加封,悬挂郑家令旗等等――这也是当时的惯例,算不上丧权辱国,林佰光一一答应。

    只要能够允许船只不断的进入围头湾,就可以很方便的整个围头湾的布防和水文潮汐状况,为“最后解决方案”收集足够多得资料。

    鹿文渊身披大氅,骑着一匹不怎么出色的蒙古马,沿着“柳条边”逡巡着。身边是一群徒步的家丁,拿着哨棒刀枪。

    十一月的山东,已经是寒意逼人了。风吹得柳条篱笆呼呼直响。昨晚的寒霜到现在还没有完全化去。

    栽下的柳条已经成活了,不过现在,叶片已经落光,只留下光秃秃的柳条。

    “柳条边”是他对屺姆岛上设置的柳条篱笆的称呼――手下的家丁、佃户、仆佣们不明就里,也跟着这么叫。

    每天巡视柳条边已经是他的固定日程。只要有破损的地方,马上就要人修补完善。招募来的佃户中的丁壮,不管是不是当乡勇,有一半人每天都在这柳条边上巡逻、修补加固。柳条边已经从原来的一道单篱笆墙变成了双重篱笆墙。从一个月前开始,他们又在两道篱笆墙中间栽上鹿角和拒马。

    手下的人只以为这是鹿大官人小心谨慎――毕竟山东这边兵、匪、流民都很猖獗,但凡大户人家若不是城居就是结寨自保。不过对他修筑柳条边却不以为然――因为屺姆岛上鹿大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