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一节 庄家的子侄 (第4/5页)
半是庄家子弟读书的书房了。 他记得庄家的子侄亦很出色,不但好几个都是秀才、岁贡,后来还参加过抗清运动,都是属于能文能武的人。这个所谓的永龄少爷大概就是庄谦的侄子庄永龄。按照材料上说他是1620生人,现在正是十一岁。 这个庄永龄字大年,号浮来,后来中过顺治十八年的进士,是庄氏第二个进士。 显然此人也是个读书种子,他突然要见自己是为了什么呢? 正想着,只见三个十来岁的少年迎了出来。都是十几岁上下的年纪,长得俊秀英武,穿着也不过是稍细的棉布,很典型的所谓“耕读人家”的缙绅子弟的打扮。 道长心中不由得一动。当下起手为礼。 “真人!”少年看上去十分欣喜,“想不到您真得来了。请恕小子冒名相邀之罪。” “贫道为何不来?”张应宸摆出一副温和倾心的笑容。 “请入内上坐!” 当下将张应宸请到书房的东暖阁中,因为是夏天,窗板都卸了下来,窗户上糊着绿色的窗纱,映着院子里的树木浓荫,感觉很是清凉。 进得房内,又彼此见过礼。张应宸知道山东的读书人因为受孔家的影响,稍有家产的缙绅多半热衷于繁文缛礼,所谓礼多人不怪,他也跟着互相行礼。 好不容易彼此安坐,书童送来茶水,张应宸才算是松了一口气:这番礼节真是太复杂了。 三个少年你看我,我看你,却都不说话,张应宸很是奇怪。半晌,庄永龄才期期艾艾的说道: “真人,我们几个听下人们说了,说您在院子里被雷火浴身,却分毫不损……” 张应宸边听边捻须微笑,心想原来如此。少年人果然都是好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