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_第二百二十八节 东南亚公司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八节 东南亚公司 (第3/5页)

南亚当地是否存在这样可以合作的商业网络,大家心里都没底――尽管大图书馆的史料研究员们一口咬定说是有得。

    如果要等到夏季结束之后,发动机行动一开始,时间上就显得相当仓促。联勤总部驻香港的发动机行动前指送来未来12个月的粮食供应状况预测,指出目前在香港的粮食储备依然处于警戒线水平。

    “所以阿德这次下了决心了,还是要在当地收购粮食。”司凯德说道,“计划是十万石现粮。”

    企划院给粮食广东工作小组下达的指示是“少量多批”,避免大批量一次性购入过多粮食以免造成市场价格的上涨幅度太快。

    “货款呢?从哪里走?”郭逸对此十分关心,广州站属下的各家企业和广州站本身都在德隆开有账户,账目的数字不小――不过这些钱大多是要很快支付出去的,要弄十万两银子出来不是件容易事。

    司凯德说:“从德隆贷款。”

    具体来说:收购资金用大昌的名义向德隆广州分行的贷款。大昌以收购的粮食为抵押,向德隆广州分行贷款十万两银子,为期六个月。

    德隆在广州的分行既然已经正式运作起来,利用其吸纳的存款进行周转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如果全靠财政总监部的拨款,以目前极度紧张的银根来说是难以维系的。这个时候德隆的信贷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这等于是在向广东的富户们借钱买粮。不过这与一般的信贷不同。买入的粮实际是被被元老院本身消耗掉的:大昌实际只是一个名义,大昌不可能通过粮食贸易本身来获取利润来偿还本金和利息。作为最终的债务人,企划院将使用临高的工业品或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