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_第六十八节 尾声的安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八节 尾声的安排 (第2/5页)

口。

    “我看,他们开春之后必然和历史上一样,坐船出海,逃亡东江。”鹿文渊说,“登州已经是死局了,除非我们出手,否则他们破不了局了。”

    他们当然没必要出手,叛军的“活力”已经渐渐衰退,再通过叛军搜集人口已经没有必要。而他们通过一系列的运作也在登州造成了“既成事实”,下一步就是怎么从叛军的覆灭中榨取最大的利益了。

    登州城内的叛军和裹挟的军民有十多万人,这部分人当中相当一部分是本地百姓,按照历史资料,现在登州城内已经开始“乏食”,到年底甚至落到要“杀人为食,熬人为烛”的地步。按照情报人员最近的汇报,虽然缴获了大批官军的辎重粮草,但是叛军也已经开始屠宰牛马牲畜为食。

    而且历史上孔有德逃走的时候对全城进行了全面的屠戮抢劫,“杀劫yin污,备极残酷”。所以三人商议,为了避免城中人口牲畜损失过多,把收复登州提上了议事日程。

    收复登州,消灭叛军在军事上难度不大,主要考虑的是政治因素和对未来局势发展的影响。

    最关键问题就是是否放走孔有德投满清。从历史上看,孔有德等人逃出登州之后,几个月内一直在渤海湾内各岛流亡,显然对是否投满清是有过很大犹豫的,期间还几次提出招安的请求,冀图继续在明清和朝鲜之间维持一小块局面。最终投降满清有“迫不得已”的成分在内。

    但是,孔有德的投满,使得明清的战略平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同孔有德降清的明军都是训练有素的火器手和铸造大炮的工匠,从此以后满清的火器制造和运用能力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以至于在随后的战争进程中,运用火炮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