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三节 赈济 (第2/5页)
连的士兵把守着。为了充分保持威慑力,所有士兵的步枪都上了刺刀。 按照琼山县办的统计,云集在城下的难民大约有一万零几百人。这些人虽然暂时有了个遮风避雨之地,但是人口极度拥挤,而且潮湿不堪,并非长久之计。 当雷恩指出如此安置下可能会爆发严重的疫病的时候,刘翔表示这是过渡性的办法。 “我和联络员们谈过了――台风灾害在本地属于美每年都有若干次的,只不过这次的暴雨时间特别长,才会变成这个摸样。但是最多半个月水也就退了……” “他们能肯定?” “当地人的经验没理由不相信吧?另外,我还叫人在校场清理房屋――那里有一二百间卫所的营房,可惜多年不用,都塌了。”刘翔说,“消毒工作也一直在做。卫生科的人每天发姜汤和避瘟散。” 杨云忽然插话了:“现在你给他们每人每天多少口粮?” 刘翔说:“按照陈思根的说法,每人每天要供应1400千卡。大卡我算不出,现在难民是不分男女老幼,每人每天二碗菜粥。一个人200克糙米,外加些蔬菜和芋头、红薯之类。” 杨云当然知道:过去在血汗工厂的时候员工食堂也在他的管辖范围之内,100克大米的热量不过350千卡,琼山县办事处提供的粮食热量只有700千卡。只能保证难民暂时不被饿死。 刘翔定得供应标准如此之低也是有自己的苦衷的。就算按照如此低下的水准供应,每天也得消耗2.2吨的粮食。而他能用的只是琼山县的县库里的有限的存粮。 琼山的存粮原本是相当可观的,明代的琼州府官方存粮的很大一部分就是囤积在琼山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