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三节 磨刀 (第2/5页)
是紫明楼的窃听记录里并没有流香包间的报告。不过后面却有一份关于当天三楼包房所有客人的调查材料。 由于电子窃听器材是第一级管控物资,整个广州站只有三套器材。为了节约使用寿命,每一次窃听都要由林佰光本人批准后再使用器材。 为了弥补现代器材的不足,在重修紫明楼的时候,对所有包房都安装了铜制窃听管――然而窃听管的实际效果很差,听音模糊,拾音范围有限。而且保卫部也不可能24小时派遣监听员进行监听。 李默不是重要人物也不在重点监视名单上,而且她是单独一个人进入包房的,所以当班的保卫人员并没有安排监听员对其包房进行监听。 林佰光知道:总局不会无缘无故的调取李默的监视材料,显然这个人有某些“问题”,引起了总局的“兴趣”,所以他马上安排对紫明楼当天的值班人员进行全面的调查。 调查的重点,当然是三楼上的值班伙计。因为当天在上楼上的伙计只有她们二人。 因为事情发生的时候是白天,正是营业最淡的时候――紫明楼白天客人不多,尤其是三楼的包房。所以白班三楼上仅有二名值班伙计。 根据这二名伙计的回忆,当天三楼包房上和李默同时在的客人还有二拨。林佰光反复询问李默有无和这二拨客人接触,但是伙计都回忆不起来,因为另二拨客人都是有钱的大户人家,排场很大,不时有招呼,伙计没法一直注意包间的人员流动。 林佰光让人调取了这一时段的来客登记本和结账记录。二拨客人中有一拨是紫明楼的老客户,另一拨则是第一次来得新客人:一位年轻的公子哥,一个中年仆役,一个少年仆役,一个丫鬟和一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