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71 (第2/4页)
,微笑道:“就怕倭人作假。皇儿,先验过真伪再说。” 皇帝笑道:“是!总还要和朝臣们商量下才好再做决定。” 琳琅心中舒坦极了:任你再厉害,还不是只能嫁一个倭人! 元飞白面色青白,捏紧了拳头! 这日傍晚,清贵的翰林院门前。 与同僚说笑间走出翰林院的沈安和,回到家中后,得到了一个意外的消息。 烧毁了信纸,沈安和嘴角一抹苦涩的笑。 明日的朝堂上,怕是又要迎来一场唇枪舌剑了! 第150章 沈安和朝堂力争 晨曦初亮,沈安和换了朝服,坐上马车,驶向紫禁城。 在六部及内阁大臣前,新晋的翰林编修沈安和只是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不足为道。但皇帝陛下却对他印象颇深。只因有一回陛下诗兴大发,唤了几位新晋的翰林聊起诗来。 宫庭诗词过于艳婉工整,沈安和直言不甚喜欢。诗中最美不过的,是意境,唐诗中一句“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为何教人怦然心动,无限暇想? 意境到了,诗意自然也就到了。 皇帝对沈安和的这番点评颇为欢喜。问他:“沈翰林擅诗否?” 沈安和惭愧摇头:“不过,臣曾在合浦听闻过一首诗。请陛下鉴赏。” 山中寻寺僧,偶得云中桂。欲知岁何许?唯道香如故。 皇帝将后两句诗来回念了几番,叹道:‘“果然是意境至,诗意到啊。是谁所作?” 沈安和笑道:“陛下恕罪,此诗是一闺阁女子所作。臣不敢擅提她的名姓。” 皇帝闻言轻嘲他:“莫不是沈卿的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