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学医救不了大汉(基建) 第385节 (第7/9页)
以说上一说,那谁知道他们会说什么? 所以,明白这点的刘彻只采用董仲舒的‘天命为皇’部分,摒弃并敲打董仲舒,让他和那些儒士都不提‘天人感应’部分。 只不过,这样的行为如同掩耳盗铃,没有解决根本的问题不说,还在不断地扩大‘天人感应’的真实性。 毕竟天命为皇和天人感应是相通的,他们老天认可刘家的理由,就是让他做事如天助,一路顺风顺水,有些劫难换别人就是必死的死劫,换高祖就能过得去,那反过来说,天不站在刘家这边的体现,就是在给他使绊子,那刘家为政时的各种天灾,便是天弃刘氏的最好证明。 而在天灾上,韩盈辛苦地从历官处整理了一份汉家每年的灾害记录。 不全,毕竟历官就不是专职记这个的,有些东西还都是几十年前的老记录,哪里有人会留着?更不要说西汉还没有档案管理学,东西记得乱七八糟的,韩盈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找出来一部分,并按顺序整理好。 这已经是不全的内容了,可从高祖到现在快八十年,仍没有一年安稳,充分证明了什么叫作年年有灾害,岁岁不平安,乍一看上去,分明是在说老刘家不适合当这个皇帝。 可实际上,汉国疆域这么大,出现南边涝北边旱,偶尔还会有点地动,刮刮大风,乃至星象异常的情况不要太普遍。 “你倒是给朕提了个大麻烦。” 将韩盈整理出来的记载扔到案几上,刘彻的心情显然不是多么美妙。 帝王的权力并非一成不变,就像他吧,刚登基窦太后还在的时候,就得做听话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