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医救不了大汉(基建)_学医救不了大汉(基建) 第24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学医救不了大汉(基建) 第246节 (第3/8页)


    这是她当初向高真说过原理,至少要在纸张出现很久,才能逐渐专研出来的技法,而今曹良竟然都琢磨了出来,还在比纸上绘画更难的刺绣上绣了出来,实在是强啊!

    “这简直像是真的一样,像是仙神才能用的珍品,你是怎么做到的啊!”

    “慢慢想出来的。”

    有人夸赞,还是韩盈这样的能人,曹良心情自然不错,她笑了笑:“也是本地条件好,各色染料都不缺,左仪染布的时候顺手给我染了上百种颜色的线出来,比在郡里还要多,又特地磨了一批细针,这才能绣的出来它们。”

    生产工具肯定会制约生产出来的成品,有时候就算有本事,没那么多工具和材料,能做出来的好东西不是有限,就是价格昂贵到离谱,曹良的刺绣一看就是后者,因为就算不提针线,仅仅是刺绣所耗费的时间,就能增加无数成本了。

    但在如今,这样的成本,反而是韩盈很能够接受的。

    现在运输已经停摆,本地不产的染料很难再有行商送过来,用一点少一点,大规模染布很难支撑多久,而且,本地和周围县的丝绸就那么多,每年的布匹产量极为有限。

    相较于数量少、难运输、消耗大的印花布,这样的绣片数量多,好运输,消耗还少,还能吸纳大量的女孩做为劳动力,更妙的是刺绣活动量也少,更省粮食了啊!

    至于这些小绣片怎么卖——

    扇子、桌面屏风、手帕、腰带、挂画……在这个公卿显贵,豪族富商衣食住行必纹绣雕花,住宅墙壁都要用绣品装裱的年代,只要绣品精美,有什么是卖不出去的呢?

    韩盈当即和曹良商议要找左仪牵线,在之间的绣工中挑选,制作出一批精美的绣品小件出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