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诊所练医术_第44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46节 (第5/5页)

占有很大优势。

    比如李敬生就是其中一员,一想到患者的血小板在两个小时内下降一半,跌了近40,他立刻就能预判到患者当时处于休克状态。

    医院不可能看着病人挂掉而不管,急诊医生肯定会立刻对患者展开抢救。

    血气分析显示患者酸中毒。

    但是这份血气分析的检查结果到底是在患者出现休克前做的,还是休克后做的?

    估计多半是休克后紧急补做的。

    那么患者休克后,接诊医生多半慌得一批,这时候病因不明,怎么抢救?

    患者虽然入院前有呼吸道感染迹象,但是谁敢肯定是肺炎导致休克?

    这时候的抢救措施必定偏于保守。

    加强抗生素,积极补充血容量是常规cao作。

    大医院给这种患者急救,补充血容量,输入晶体液、血浆的可能最大。

    而且应该会插管导尿,保持尿量一百五六十毫升左右。

    为了让抢救效果更理想,应该还会用升压药。

    用了升压药后,李敬生预判,患者的紫癜可能会加重,小片合成大片的可能性非常高。

    这个病例被挑选出来做考题,说明病人最后肯定被治好了。

    不然那个接诊的医院和主诊医生不是被打脸吗?

    再说了,万一病人死亡,考题的答案就会充满不确定性。

    很多治疗措施只有用到病人身上,试过后才知道行不行。而不是仅凭经验进行预判就能得到答案。

    想明白后,李敬生开始根据结果反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