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68章 历史的进程 (第4/5页)
话故事虚无缥缈,不足信奉;三皇五帝人人皆知,可关于他们的记载十分稀少,也无法成为足够的证据。 那么就从大禹制鼎开始算起好了。 这段话,当然是为了他后面的论点。 【武王伐纣,虽成就数百年王朝。然周乃西夷小国,无力平定天下。商虽亡,实力犹存。以分封而安人心,非武王英明之举,实为无奈之策。】 这段话令黄宗羲目露炫彩,自感学到了东西。 千百年来,提及武王伐纣和分封建国,多少名家都是赞许有加,更将其作为巩固纲常伦理的例证。 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礼,具体的表现就是纲常。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如此尊卑有别、高下鲜明,人人只需要明白自己的位置,天下就不会动乱。 孔夫子创建儒学的时候显然不是这个想法,但是儒家的后来者们往其中添加了太多的佐料,让儒学开始变了味道。 武王伐纣和分封建国时,可是没有儒家的。 这都能被牵强附会作为例证,左梦庚不得不对此嘲讽一番。 【秦始皇舍分封而设州县,分派官员管理天下,遂成一统。究其根源,无非是交通、生产、制造等领域的进步,促使了天下各地联系紧密。已不需要君王分封诸侯、列土封疆来巩固政权。】 你们不是说武王、秦王的举措是贴合儒学纲常嘛,现在就来揭你们的老底。 其实这些彪炳青史的伟业,背后不过是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