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0章 《儒学考据》 (第3/5页)
在社会现状无法彻底改变之前,学者们已经在思想领域走在了前端。 “各位,这是我新作的文章。学着用了白话文,不足之处,还望海涵。” 又是一次思想交流会上,刘宗周拿出了自己最近的研究成果。 每个人分到一份文稿,全都热切地拜读起来。 刘宗周说是当今天下文宗,那是一点都不夸张的。 他的学术,谁不渴望学习? 这篇新作,刘宗周命名为《儒学考据》。 既然是考据,毫无疑问,是一篇研究论文。 最让左梦庚欣喜的是,刘宗周的转变非常大。竟然舍弃了最擅长的文言文书写方式,而是学着大家的样子,改成了白话文。 虽然其中的语句、符号运用有不少错误之处,但通篇文章读下来,却酣畅淋漓,一目了然。 这篇文章里没有什么高深的论点,也没有阐述刘宗周的什么思想。 这更像是一篇考古文。 谷在文中,刘宗周着重叙述了儒家和儒学的起源、兴起、发展和现状等。 尤其是儒学的起源,刘宗周花费了大量的篇幅。 最引人侧目的是,在这个开篇中,刘宗周详细地介绍了春秋战国时代,整体的格局趋势。各国之间的政治、战争、外交,甚至还包括了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通过这些,引申出了儒学出现的原因。 在文中,刘宗周明确提出,儒学之所以会成为显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经过长久的分裂和战争,民心思定。 也就是说,先秦时代的儒学,既是显学,也是底层之学。 而在各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