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7章 一将无能 (第3/5页)
建议。派出两路兵马驻守城外,与城池三足鼎立,形成防线。 做完这些,孙元化自觉万无一失,派人前往叛军,商讨招抚一事。 “中丞大人爱护之心,我等尽知。然我等俱已为戴罪之身,却不知道朝廷何意?” 面对孙元化的招抚,孔有德、李九成等人既不说答应,也不说拒绝,而是以朝廷决策为借口,总之就是拖延时间。 此时东江镇叛乱一事,朝廷已经获悉。但该如何处理,朝中炒作一团。 周延儒倾向招抚。 因为孙元化是他推荐的,他必须要保住。 只有保住了孙元化,他的地位才稳固。 谷而和他相反,温体仁则喊打喊杀,叫嚣着必须彻底消灭叛军,以来震慑宵小,维护朝廷纲纪权威。 从历史的结果来看,其实温体仁一方的提议才是正确的。 因为叛军自始至终都没有任何受抚的意愿。 他们对明廷已经彻底不信任了。 他们最想要的结果,就是割据胶东自治。如果做不到,那就大肆劫掠一番,再去寻找安身之处。 可从如今明朝的实际情况来看,招抚实在是朝廷的无奈之举。 大凌河之战刚刚打完,明朝损失惨重,锦州一日三惊。 明朝上下并不知道此时后金内部出现内讧,黄台吉和莽古尔泰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的地步,并没有余力进攻锦州。 明朝误判之后,依旧在将不多的兵力往辽东集中,因此对东江镇叛乱有心而无力。 可以说,这个时期孙元化坚持招抚,虽然是昏招,但在朝廷层面是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