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3章 心思各异 (第2/5页)
拍在城墙上,怒吼道:“哪个爷们怕死啦?可这明知必输的仗还要打,糊涂!” 何可纲依旧寸步不让。 “勿须多言,祖大帅,你要撤便撤,何某只知军令如山,誓与大凌河城共存亡。” 祖大寿心里喷火,表面平静。 何可纲说的轻松,实际上却堵死了他所有的路。 倘若他真的撤退,而何可纲战死大凌河城,那么等待他,必然是朝廷的重惩。 祖大寿相信,崇祯也好,丘禾嘉、高起潜也罢,都在等待这个名正言顺的良机。 此时此刻,看着满城军民眼巴巴的目光,祖大寿是那么的无力。 “给锦州、山海关发信求援吧。” 刹那间,不知从何处起,若有若无的哭声渐渐响起。 那是整座城池数万人绝望的哀嚎,只可惜紫禁城里的皇帝并不能听见。 …………………………………… 八月初二,黄台吉在辽河河边等来了蒙古援兵,共有科尔沁、阿鲁、扎鲁特、巴林、敖汉、奈曼、喀喇沁和土默特八路兵马,总计马步兵两万余。 这一次的会盟,一个细节深深地烙印在了所有人的心头。 蒙古诸贝勒觐见时的礼节,和从前完全不同了。 他们先是遥拜了两次,到了黄台吉的近前又叩拜了一次,最后才和黄台吉行了抱腰之礼。 至于其他的小部落台吉和塔步囊(成吉思汗后裔结婚者),更是行三跪三拜礼。 这意味着蒙古诸部已经彻底臣服黄台吉,以后金的臣子自居。 黄台吉和蒙古诸部会盟后,将所有兵马分为两路。 德格类、岳托、阿济格率领一路从义州出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