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 眼神 (第3/7页)
民地后,索菲娅终于理解父亲口中那个“快要输掉的战争”究竟是什么了。 这哪里是什么贸易港口,这根本就是个火药桶! 作为克洛维最重要的殖民地,白鲸港与其配套的原材料贸易几乎占据了财政五分之一的收入——食盐,皮革,矿石,粮食,甚至是奴隶! 以克洛维国内矿井、林场发展程度,用工荒早就已经开始出现了;在北方的诸个行省,已经开始出现殖民地和北海三国的战争难民的奴隶。 就连铁路委员会也随着征兵范围扩大,开始考虑是否应该扩大奴隶贸易填补用工短缺的问题。 又是压榨人力,又是压榨资源,甚至连贸易盈余也要被本土拿回来充实国库…白鲸港到现在居然还没有发生过暴动,简直是一个无法形容的奇迹。 当然,更有可能的是它早就暴动无数次了;索菲娅也绝对不相信殖民地的官员会是什么忠心耿耿,一心为国的好人,这样优秀的人才根本不可能被流放殖民地——风暴师例外。 “恰恰相反,我倒觉得正因为殖民地非常不稳定,才能给安森·巴赫更多的机会。”路德·弗朗茨不以为然: “想想看,如果把他放在克洛维城,除了维持治安和打击外城区的黑帮团伙,他和他…你战无不胜的风暴师还能做什么?什么都做不了,混吃等死罢了。” “按照我得到的情报判断,安森·巴赫应该不太擅长用尽可能低烈度的手段维持治安——卡林迪亚港就是最好的例子,他留在那里维持稳定的军队后变成了毁灭整座城市的源头。” “以现在克洛维城的局势,我不觉得王室和枢密院能允许他在腓特烈大街的街头架起十二磅加农炮,用炮弹和骑兵驱散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