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四章 没有证据 (第3/4页)
家里,听过了那首曲子之后,并没有马上开枪自杀。 这首曲子,只是在她的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而在接下来的生活里,她的坚强和脆弱,仍然在对抗和打架。 直到那次出警的任务过后,她的精神再一次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这才最后触发了她绝望的举动。 另一位,黄得文的钢琴老师,具体是什么情况,陆然不清楚,但是很有可能,也有相似的处境和心境。 从心理的角度去分析,黄得文的音乐之所以能成为杀人音乐的道理,和催眠,有着相似的原理,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被催眠,也并不是每一个人在听过了他的音乐之后,都会有自杀的念头。 这和被催眠者本身的特征有关。 比如,被催眠者是否是一个受暗示性较强的人;被催眠者原本的心境如何;被催眠者的潜意识里,是否有过这个倾向?这些,都和这个人最后是否会被成功地催眠,从而做出某个行为有关。 陆然相信,即便是广为流传的世界禁曲——那些传说中,听了就会让人产生死亡欲念的可怕旋律,比如已经失传的《黑色星期五》,也是相似的原理。 每一首曲子,只能对于特定的人群,甚至是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的人群,会产生强烈的共鸣效果。 只是有一些曲子的感染力强烈一些,能够对更多的人产生影响,而一些曲子的感染力则稍微弱一些。 黄得文的钢琴曲可以算得上是极富感染力的,旋律跌宕而动人,绝望而凄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