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这个北宋有点怪 第377节 (第3/6页)
笑容:“想来黄郎中定是做事稳重妥当才是,不如把这使节团的差事,一肩挑了吧。” 黄郎中内心有些尴尬,但脸上不露半分羞色,他反而轻笑着说道:“方才苏郡守在外边听我说了些什么,突然如此评价起下官?” 黄安此人吧,在朝中颇有人脉,否则也不会年纪轻轻就来杭州礼部司这里待着。 京城的礼部向来是清水衙门,但几个海港的礼部司则不同,负责接待外宾的地方,通常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十年。 虽然和户部那边的油水没得比,可在礼部中,算是肥差了。 当然,他也是在京城‘磨炼’了好几年,圆滑通透之后,才被外任到杭州这里来的。 因此这表情管理做的是极好,即使被人听到了话脚,脸上也不露半分怯意。 苏轼有些佩服地看着这黄安,随后笑道:“刚才听到黄郎中似乎要向晏尚书报备使节团的事情?” “这是自然。”黄安点点头:“番邦之事,也算是重大,理应由晏尚书处理。” 苏轼却笑道:“这是应有之礼。” 黄安有些奇怪地看着苏轼,自己都要告状了,对方反而要怂了? 朝中无人的关系? 可没有等黄安心生骄逸之心,苏轼继续说道:“不过京城离杭州甚远,即使走运河水路,也得好几天的时间。与其助于晏尚书,倒不如求助于本地贵人。” 黄安愣了下,问道:“何人?” 在他想来,如果从职位上来看,整个杭州最高职位应该是自己,但实权最高是苏轼。 除了他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