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六章 风声鹤唳凤阳城 (第5/5页)
里写字画画,静坐观想千机老人的形象。随着观想,千机老人的形象愈发鲜明,而手腕上的那具暴雨梨花钉和后背上的金龙也就越来越充实,已经有一半的地方亮了起来,不过他没觉察到,外人更是看不出奥妙。 萧妮儿闲不住,实在找不到事儿做,就拿出一堆衣服,不管穿过的还是没穿过的,都堆在院子里用力锤洗,只可惜不能到河边去洗个痛快。 “少爷,这城封闭三天了,米面油rou蛋的都涨钱了。”那个风sao的厨娘一边念叨着,一边递给况且一张购物清单。 这位厨娘似乎被况且整治李家人霹雳般的手段吓着了,再不敢给她那位英俊情郎通风报信,她知道万一被发现了,不要说况且,就是镖局那几个狠茬子都会毫不犹豫把她分尸了。 况且哪里有心思管这些事,随便拿了一封二十两的银子递了过去:“该花多少钱就花吧,大家总要吃喝,这个事情你们做主。” 况且给守护在这里的左家家人、镖局的镖师每人每天二两银子,这是镖局走镖的价格。雇下的厨娘和家人是每月五两银子,算是高薪了。一般的私塾塾师每年也不过五十两银子而已,很少有超过一年一百两的。 银子在后世并不稀奇,甚至银饰品一般人都瞧不上眼,那只是因为银子没有充当流通货币。在古时,银子可是实实在在的流通货币。至于金子只是当作大额货币储蓄,从来没有正式进入货币流通体系。 银子不足,还有铜钱,铜钱不足就只有用粮食、布匹实物交换。在帝王时代,都存在货币供应量不足的问题,要解决货币供应只能发行纸币,朱元璋也实行了这个办法,可惜没有对应的货币保障制度,大明宝钞也就无人买账,成了明朝时的金圆券,到了嘉靖年间,大明宝钞基本就寿终正寝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