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五章 苏庆则觊觎妮儿 (第6/6页)
想引起大家的共鸣,为取得吴中缙绅阶层的赞同,在苏州顺利办义学打下伏笔,这也是陈慕沙交代的。 孰料这件事激起的反应恰好相反,这也是况且始料不及的。 沈周率先发难:“况兄弟,你赶紧自罚三杯。” 况且一愣神:“怎么了。我说错什么还是做错什么了?” “当然是做错了,好容易有那么一个混沌未凿的地方,你却乱施刀斧,要凿出混沌来,不是天地下最大的罪人吗?” “就是,况且,你这件事可是大大的错了。”连一向无事不赞同他的文宾也责备起来。 虞正南道:“我读庄子时,每次读到凿混沌的寓言都感慨万千,没想到天底下真的还存在这种混沌未凿的地方,也还真有况且兄弟这样乱凿混沌的罪人。” 《庄子》里关于混沌的典故是这样的: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混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 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 其中混沌代表天地初开鸿蒙为分时的状态,故名混沌,这几帝当然都是借喻手法,并非真有中央、东南西北各帝。 沈放也笑道:“就是,况且兄弟就是倏与忽,那个山镇就是中央大帝混沌,况且兄弟有感于山镇对自己的厚德,所以思有所还报,没想到是乱凿七窍,之后只能是混沌死了。况兄弟,你不是罪人又是哪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