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冠_第325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25章 (第1/3页)

    未雨绸缪。

    按照父亲的叮嘱,只要枫亭那边传来败讯,梅顺昌就要带着朱文圭等人逃亡海上,是去西洋还是去倭国,梅顺昌根据局势自己决定。

    梅殷的意思是去西洋那边,梅顺昌其实倾向于倭国。

    有两千士卒,在倭国也能打出一片天地。

    远方碧波荡漾海天一色。

    望着那看不见希望的尽头,梅顺昌心情沉重,不到万不得已,谁愿意背井离乡远赴万里重洋呢,可惜事情半点不由人。

    梅顺昌作为读书人,其实太明白读书人的尿性了,父亲梅殷还是对建文旧臣的期翼太高,就算枫亭大捷,也不见得全国其他地方的建文旧臣会云集响应。

    如今大明境内建文旧臣的脊梁,早就被朱棣给打折了。

    没了血性。

    方孝孺、景清这些人的死,已经到杀鸡骇猴的效果,而大多的读书人,事到临头又有几个还执着于建文帝。

    王艮这样的人很少。

    更多的是胡广、李贯之流,读书人也是人,也有功名利禄之心,例如那解缙,不正是如此。

    朱允炆已死。

    父亲没能辅佐朱文圭抢下江山,那么在那些读书人心中,大明的君王就是朱棣,君王换了,但还是朱家人,只要他们踏实做事,一样能光宗耀祖富贵等身。

    何必要冒谋逆的险呢。

    一声长叹。

    梅顺昌忽然转身,对身后的母亲宁国公主道:“娘,去歇着罢,风大。”

    宁国公主来到梅顺昌身旁,看着下面大船的忙碌,捋了捋被海风吹乱的鬓发,问道:“顺昌,你爹和景福他们是不是回不来了?”

    梅顺昌默然不语。

    不好说。

    说不好。

    不说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