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96章 (第1/3页)
李凉沉默了一阵,道:“洪武十八年,大水,有少年逃荒至归德,乞食不成,行将毙命,被一同龄少年所救,归家,同吃住,遂作书童,日有稀粥而无粗茶,虽有粗衣而无暖塌,然秉烛读书,知圣贤理而日益富足。” 看向朱棣,“我只是在做圣贤所言之正事耳,死固死耳,青气长存。” 朱棣冷笑,“青气,也配?” 归德,是梅殷的故乡,梅殷的叔父是汝南侯梅思祖,早些年颇有功劳,却因为胡惟庸案而被连坐,全家被杀。 所以梅殷小时候的日子并不算好,恰如李凉言辞,有饭吃而无茶,有衣穿而无暖榻,仅仅是能活下来而已。 李凉哈哈大笑,“你乃篡国而登大宝,我等复辟,正义使之。” 黄昏在一旁叹了口气,“功过千秋,后人评断,当下局势,承继洪武余晖,改建文之弊,已是万民安康之始,永乐之初,更有盛世之趋,稍过数年,便是煌煌岁月,这不是圣贤的道理,但却是天下百姓希望的,这才是正义。” 又叹了口气,“然而梅殷此去,伪政权一旦建立,又是兵锋,届时烽烟起处,李凉,你可敢去问那些因为平叛烽烟而导致家破人亡的黎民百姓,你可敢去问在平叛战乱中死去的那些士卒的父母妻女,什么是正义,什么青气乎?” 李凉冷笑,“你一伶臣,也配问我?” 没办法。 李凉作为半个读书人,他终究受限于儒家思想,而不像黄昏这种有上帝视觉,知道朱棣才是大明未来,所以他始终不认可朱棣。 朱棣缓缓从榻上起身,郑和和王顺立即跟在他身边,按剑而行。 朱棣来到李凉身前,看了一眼黄昏,难看的脸色上挤出一抹赞赏的笑意,旋即看向力李凉,“黄昏说的没错,你所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